十四項正念修習

十四項正念修習是大乘佛教傳統菩薩戒的當代演繹。一行禪師在1966年於越南西貢創立相即共修團,並開始傳授十四項正念修習。

僧尼和在家眾在正式傳授儀式上發願接受、學習和修持這十四項正念修習,成為相即共修團的成員。相即共修團屬於一行禪師的梅村法脈,屬臨濟宗傳統。

共修團的首六位成員是一行禪師的同事和學生,他們與一行禪師共同為減輕越南戰爭的苦難而工作。加入共修團後,他們致力於持續修習正念 ,在社會上實踐道德和慈悲行。

今天,十四項正念修習定義了和諧團體的生活方式,九個梅村傳統國際修習中心的常住修習者都遵循這些修習。現有超過2000名相即共修團的在家眾活躍在世界各地的當地社群。 

了解更多關於十四項正念修習以及它們在當今世界的應用,請參考相即共修團的國際網站。 

十四項正念修習

十四項正念修習是相即共修團修習的核心,是照亮我們修行之道的火炬,是乘載我們的船,是指引我們的老師。通過這些修習,我們接觸到萬物相即的本性,理解到我們的幸福與他人的幸福互相關連。相即並非是一種理論,而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感受得到的實相。十四項正念修習幫助我們培養念、定、慧,讓我們從恐懼和以為自己有一個獨立自我的錯誤知見中解脫。

第一項正念修習:開放的態度


覺知到盲信和缺乏包容所造成的痛苦,我們決意不盲目崇拜或受限於任何觀念、理論和學說,即使是佛教義理。我們視佛陀的教導為幫助我們培養智慧和慈悲的修習指引,而不是以爭鬥、殺戮或犧牲自己來捍衛的教義。我們明白,種種盲目的信念源於二元思想及分別心。我們將學習以開放的態度和相即的智慧觀看萬物,藉以轉化內心和世界上的暴力、獨斷和教條主義。  

第二項正念修習:放下執著

覺知到執著己見和錯誤認知所造成的痛苦,我們願放下固執和狹隘的想法。我們承諾學習和修習不執着於自己的見解,並以開放的態度吸取他人的意見和經驗,從集體智慧中受益。我們知道自己現有的知識並非不變的絕對真理。智慧是通過修習觀照和慈悲聆聽、放下概念而獲得,而非來自知識的積累。真理就在生活中,我們願一生修習,時刻觀照自己和周圍的生命。

第三項正念修習 :思想自由

覺知到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所造成的痛苦,我們承諾不以任何方式,譬如權力、金錢、威脅、宣傳或灌輸教化,強迫他人,包括自己的孩子跟隨我們的觀點。我們願尊重他人的不同及其選擇,尊重思想自由,但會學習以愛語和慈悲對話幫助他人放下和轉化盲信及狹隘的思想。

第四項正念修習:覺察痛苦

覺知到觀照痛苦的本質能夠幫助我們生起理解與慈悲,我們決意回到自己,以正念覺察、接受、擁抱和傾聽痛苦。我們將盡心修習,不逃避,也不以消費掩蓋痛苦。我們修習覺知呼吸和正念步行,藉以深觀痛苦的根源。我們知道,必須透徹理解痛苦的根源,才能實現離苦之道;理解自己的痛苦,才能理解他人的痛苦。我們願通過電話、電子通訊、影音及其他聯繫方法接觸正在受苦的人,幫助他們轉化痛苦為慈悲與安樂。

第五項正念修習 :慈悲健康生活

覺知到真正的幸福來自平靜、安穩、自在和慈悲。我們決不積累財富,而讓百萬計的人活在饑餓與貧困之中。我們不會視名望、權勢、財富和感官欲樂為人生目標,因為這些都可能帶來痛苦與絕望。我們將深觀如何以飲食、感官、意志和心識這四種食糧滋養身心。我們承諾不賭博、不飲酒或使用麻醉品及其他含有毒素的產品,例如某些網站、電子遊戲、音樂、電視節目、電影、書刊和談話。我們將修習正念攝取,以保持自己、家庭、社會和地球眾生的身心安詳、慈悲和喜悅。

第六項正念修習 :照顧憤怒

覺知到憤怒妨礙溝通,造成痛苦,我們決心照顧憤怒的能量,覺察和轉化心識深處的憤怒種子。當憤怒生起時,我們不說話,不做任何事,只是修習正念呼吸或正念步行,以覺察、擁抱和深觀心中的憤怒。我們知道,憤怒的根源並不在我們之外,而是源於我們的錯誤的觀念、對自己和眾生的苦痛缺乏理解。藉由觀照無常,我們將能以慈悲之眼看待自己和以爲是引起我們憤怒的人,並覺察到彼此關係的珍貴。我們願修習正精進,培養慈愛、理解、喜悅和包容,逐漸轉化我們的憤怒、暴力和恐懼,並幫助他人修習和轉化。

第七項正念修習 :現法樂住

覺知到生命只存在當下,我們承諾修習深刻地活在生命的每一刻,不迷失於散亂,不被遺憾過去、擔憂未來或此刻的貪欲、憤怒、妒忌所帶走。我們願修習正念呼吸,覺知此時此地發生的事情。我們決心學習正念生活的藝術,在任何情況下,接觸內在和周圍清新、療癒和滋養的元素,藉此培養心中平靜、理解和愛的種子,促進心識的轉化與療癒。我們知道,真正的幸福取決於我們的心態和對事物的看法,而非外在條件。回到當下此刻,就能覺察到幸福快樂的條件已然具足。懂得知足,就能幸福地生活在當下此刻。

第八項正念修習:建立真正的僧團與溝通

覺知到缺乏溝通導致疏離和痛苦,我們願修習慈悲聆聽和愛語。了解到真正的僧團植根於彼此包容,意和同悅、見和同解的具體修習,我們願修習與團體成員分享經驗與見解,以達致共識。我們承諾修習深度聆聽,不評判,不指責,不說造成團體不和或分化團體的話。遇到困難時,我們會留在僧團,修習深觀自己和他人,藉以覺察導致困境的因緣條件,包括自己的習性。我們願為自己所引起的衝突負責,以開放的態度保持溝通。我們不會把自己視爲受害者,而是積極尋找方法和解,解決所有紛爭,無論那些紛爭多麼微小。

第九項正念修習: 真誠愛語

覺知到語言可以帶來幸福,也能帶來痛苦,我們承諾學習說真誠、慈愛和有建設性的話語。我們只使用能滋養喜悅、信心、希望,並促進自己和他人之間和解與和平的言語。通過愛語和聆聽,我們幫助自己和他人轉化痛苦,看到走出困境的道路。我們決心不為個人利益或為了獲得他人好感而說不真實的話,也不說可能造成分化或仇恨的話。我們願保護共修團體的幸福和諧,不在別人不在場時談論他們的過失,並時常檢視自己對事物的觀點與看法。我們說話的唯一目的,是為了促進理解和帶來轉化。我們不散播謠言,不批評或譴責不確定的事。我們會盡己所能為不公義發聲,即使這樣做可能會為我們帶來困難或威脅到我們的安全。

第十項正念修習 :保護及滋養僧團

覺知到僧團的本質和宗旨是實踐理解和慈悲,我們決不利用佛教團體來獲取個人權力或利益,或將我們的團體變成政治工具。我們意識到修行團體應該對壓迫和不公義有清晰的覺察和立場,並盡力改變情況,不偏袒任何一方。我們承諾學習以相即的智慧觀看事物,看到自己和他人都是同一僧身的細胞。作為僧身真正的細胞,我們能夠生起念、定、慧,滋養自己及整個僧身,同時也成為了佛身的細胞。我們會積極建立手足情誼,像河流流動。我們修習培養三德——斷德(斷除煩惱)、恩德(慈愛)、智德(理解),藉以實現集體覺醒。

第十一項正念修習:  正確的生活方式

覺知到環境和社會已受到暴力和不公義的嚴重破壞,我們承諾修習「正命」,不從事對人或自然造成傷害的職業。我們願選擇為眾生帶來幸福安寧的職業,以實踐慈悲與智慧的理想。覺知到世界經濟、政治和社會的現象,以及人與生態系統相互關聯,我們願承擔消費者和公民責任,不投資消耗天然資源、損害地球和剝削他人的企業,也不購買他們的產品。

第十二項正念修習 :尊重生命

覺知到戰爭和衝突造成的痛苦,我們承諾在日常生活中培養非暴力、慈悲和相即的智慧。我們願修習正念,參與和平教育工作,促進家庭、社會、種族、宗教、國家和國際和解。我們決不殺害生命,不讓他人殺生,也不在思想或生活方式上支持任何殺生的行為。我們將與僧團一起修習觀照,以尋找有效的方法保護生命,防止戰爭,建立和平。

第十三項正念修習 :慷慨分享

覺知到剝削、盜竊、社會不公義和壓迫造成的痛苦,我們承諾培養慈悲心,在思想、語言和行動上修習慷慨分享,將喜悅和安樂帶給人、動物、植物和礦物。我們願與有需要的人分享時間、能力和財物。我們承諾不偷竊,不拿取不屬於自己的物品。我們尊重他人的財產,但會嘗試阻止他人為謀取自身利益而導致人或其他眾生受苦。

第十四項正念修習:真愛

(在家眾)

覺知到性欲不等於真愛,基於貪欲的性關係不能消除孤單,反而造成更多痛苦、沮喪和疏離,我們承諾,如果沒有真愛,沒有長久和公開的承諾,我們不會與任何人發生性行為。我們願從支持和信任我們的家庭成員、朋友和共修團體,尋求對真摯關係的心靈支持。我們知道,要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幸福,必須尊重彼此的承諾。覺知到人類經驗的多元性,我們承諾對任何性別認同或性取向不存分別心。認識到身心一體,我們願學習用適當方法照顧性能量,培養慈、悲、喜、捨這四個真愛的基本元素,令自己和他人幸福快樂。我們知道,性行為可能導致將來的痛苦。我們願以尊重和慈悲對待自己的身體。我們承諾深觀生活中攝取的四種食糧,學習方法保存能量,包括精、氣、神,藉以有充足的精神和力量服務眾生,實踐菩薩行。我們決心盡己所能保護兒童免受性侵犯,並保護家庭避免因不正當性行為而遭到破壞。我們意識到孕育新生命所需承擔的責任,並時常靜思下一代未來的環境。

(出家眾)

覺知到出家的理想只能在完全捨離愛欲時才能實現,我們承諾獨身生活,並幫助他人保護自己。我們知道,孤獨和痛苦無法透過性關係舒解,而是通過修習慈、悲、喜、捨來轉化。覺知到性行為將完全破壞我們的出家生活,傷害他人,阻礙我們實現服務眾生的理想,我們承諾學習適當的方法照顧性能量,不壓抑或虐待自己的身體,也不把身體視為工具。我們願以尊重和慈悲對待自己的身體,承諾深觀生活中攝取的四種食糧,保存和引導我們的生命能量,包括精、氣、神,藉以實踐菩薩行。

/ Register

隱藏 記錄

What is Mindfulness

Thich Nhat Hanh January 15, 2020

00:00 / 00:00
展示 隱藏 記錄 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