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誡病者經
這是我聽到佛說的。那時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當時給孤獨長者身患重病。舍利弗尊者知悉,立即前往阿難尊者處,對阿難尊者說:「 師弟,我們一起去探望給孤獨長者。」阿難尊者答:「是,我們一起去。」 阿難尊者著衣持鉢,與舍利弗尊者入舍衛城乞食。舍利弗和阿難尊者依次停在每戶人家前,到了給孤獨長者家,他們進去探望長者。舍利弗尊者坐下後,問給孤獨長者:「長者的病情如何?是惡化還是好轉了?身體的痛楚慢慢減輕還是增加了?」給孤獨長者回答:「尊者,我的病情並未好轉,痛楚並未減輕,反而不斷加劇。舍利弗尊者說:「長者,現在請您和我們一起修行憶念佛、法、僧。 我們如此憶念:「佛是如來、等正覺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 「法是佛的教導,是愛和理解之道。佛法甚深微妙,值得尊崇珍重。佛法是無可比擬之教導,是賢聖者的修行之道。「僧是依循佛的教導修行之團體,上下和順,無有諍執,能成就一切法。僧可尊、可貴,能成就戒、定、慧與解脫,是世間無上福田。」 「長者,如此修行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其功德不可稱量。如此修行,將能滅除過去的錯誤所造成的障礙與煩惱,獲得如甘露般甜美清涼的成果。若善男子與善女人懂得憶念佛、法、僧三寶,將轉生善處,不落三惡道,他們將生於天上、人間,而不墮入地獄、餓鬼、畜牲之中。 「長者,現在我們應如此觀照六根: 眼不是我,我不執於這眼。 耳不是我,我不執於這耳。 鼻不是我,我不執於這鼻。 舌不是我,我不執於這舌。 身不是我,我不執於這身。 意不是我,我不執於這意。」 「隨後,長者應如此觀照六塵: 色不是我,我不執於這色。 聲不是我,我不執於這聲。 香不是我,我不執於這香。 味不是我,我不執於這味。 觸不是我,我不執於這觸。 法不是我,我不執於這法。」 「長者接著應如此觀照六識: 眼識不是我,我不執於這眼識。 耳識不是我,我不執於這耳識。 鼻識不是我,我不執於這鼻識。 舌識不是我,我不執於這舌識。 身識不是我,我不執於這身識。 意識不是我,我不執於這意識。」 「長者接著應如此觀照身體中的六大: 地大不是我,我不執於地大。 水大不是我,我不執於水大。 火大不是我,我不執於火大。 風大不是我,我不執於風大。 空大不是我,我不執於空大。 識大不是我,我不執於識大。」 「長者接著應如此觀照五蘊: 色蘊不是我,我不被色蘊所限。 受蘊不是我,我不被受蘊所限。 想蘊不是我,我不被想蘊所限。 行蘊不是我,我不被行蘊所限。 識蘊不是我,我不被識蘊所限。」 「長者接著應如此觀照時間: 過去不是我,我不被過去所限。 現在不是我,我不被現在所限。 將來不是我,我不被將來所限。」 「長者,一切法由因緣而生,由因緣而滅。諸法的自性不生亦不滅,不來亦不去。當眼生起時,它們生起,無有來處;當眼壞滅時,它們壞滅,無有去處。眼生起前並非無,眼壞滅前並非有,一切法皆由因緣聚合而成,因緣俱足時有,因緣不足時無。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也如此。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所見、所聞、所嗅、所嚐、所觸、所意識亦如是。對於六大、五蘊、時間亦如是。 「五蘊中没有任何東西可以稱為我、人、壽命。看不到這個事實,就是無明。因無明而有妄行;因妄行而有妄識;因有妄識而分別認知的主體和對象;因有認知的主體和對象而分別六根和六塵;因有六根和六塵的分別而有接觸;因有接觸而有感受;因有感受而有貪愛;因有貪愛而有執著;因有執著而有生死和愁憂苦惱,如此循環不已。 「長者,你已看到一切法由因緣而生,沒有獨立的自性。這是觀空之禪修,是無上妙法。」 修行到此,給孤獨長者悲歎流淚。 阿難尊者問長者:「長者,為何流淚?你的修習不成功嗎?你有什麼遺憾嗎?」給孤獨長者回答:「阿難尊者,我沒有任何遺憾,我的修行非常成功。我流淚是因深深感動。多年來我有緣奉事佛,尊敬諸位長老大德,卻從未聽過像舍利弗尊者今天所演說的微妙珍貴教法 。」 阿難尊者對給孤獨長者說:「長者應當知道,比丘和比丘尼常常聽聞佛這樣的教法。」 給孤獨長者說:「阿難尊者,請代我轉告佛,讓我們居士信眾也有機會聽到如此微妙的教法。有些居士未有能力聽、理解和行持這樣的教法,但也有居士有足夠的能力聽、理解和行持這樣的教法。」 聽到兩位尊者的教導,並如實修行,給孤獨長者感到輕鬆、自在。舍利弗和阿難尊者告別長者,離去後不久,給孤獨長者離世,往生於三十三天。 《增壹阿含. 51.8 經》(參考《中部143經》)
《增壹阿含. 51.8 經》(參考《中部143經》)
一行禪師將此經翻譯為現代越南文,再由其弟子翻譯成不同語言,包括以上的中文版。此經收錄在梅村課誦本,是梅村日常念誦的其中一篇經文。
加入對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