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行禪師開示 / 回到真正的家園

一行禪師開示 1996年7月16日法國梅村上村

鵝卵石禪

歡迎來到梅村的夏季禪營。今天是1996年7月16日,我們在上村。

這是給孩子們的開示。我想和你們分享鵝卵石禪。你們都知道,鵝卵石是小石子。今天上午,每個孩子都要到外面找五顆鵝卵石。這可能有一點困難。你們需要到上村、下村或新村周圍尋找。接下來的七天我們將修習鵝卵石禪。只要你覺得自己還年輕,都可以參與。

找到五顆最美麗的鵝卵石後,你們要認真地用肥皂把它們洗乾淨,然後把它們弄乾,整個過程中你們需要帶著愛和關懷,因為在之後的日子,鵝卵石將會幫助你變得更加平和喜悅。如果你的媽媽在這個禪營裡,或者你的姐姐在這裡,你可以請她們為你做一個小袋子,用來放鵝卵石。每次修習坐禪的時候,你都隨身帶著這五顆鵝卵石。千萬別忘了,你忘了鵝卵石就好像音樂家忘記了他的吉他一樣。

花兒是佛陀 月亮是佛陀

到禪堂時,你要練習慢慢地走。當你進入禪堂的一刻,你要知道禪堂是一處安靜且充滿能量的地方。你要尊重這種寧靜,這一點很重要,如果你尊重禪堂的寧靜,人人都將從能從禪堂的氛圍獲益。如果你在禪堂裡吵吵一鬧鬧,那對其他坐禪的人不友善。

當你進入禪堂時,請向佛陀合掌鞠躬。雖然佛陀可能沒在祭壇上,但是他就在這裡。如果你沒看見佛陀的塑像,你可以向花兒合掌鞠躬,因為不管你是否相信,花兒也是佛陀。有時候我會向月亮合掌鞠躬,我稱月亮為佛陀——月亮佛。有時候,我會向樹合掌鞠躬。有時候我會向一個小孩子合掌鞠躬,我帶著敬意向小孩子合掌鞠躬,因為我知道,小孩子也是佛陀。如果小孩子通過修習變得非常平靜、溫和,那麼她將十分接近佛陀。因此,我向小孩子合掌鞠躬並不是出於禮貌,我將此作為一種修習。我知道,如果小孩子變得安靜、平和及喜悅,那麼他們將十分接近佛陀。如果他們能夠持續修習,將會成為真正開悟的佛陀。我真的十分尊重所有的小孩子,當然我也尊重大人們,因為所有的成年人過去都是小孩子。

修習行走得像佛陀一般優美 

當你向「佛陀花園」的佛陀合掌鞠躬後,你練習正念行禪,慢慢地走到你將要進行坐禪的墊子面前。你可能需要走幾步,吸氣,走一步,呼氣,走另一步。你要走得像佛陀一般。佛陀正念地行走,十分優美。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佛陀的學生,那麼你也需要修習,修習像佛陀一般行走。當你走到自己的坐墊前時,向坐墊合掌鞠躬,因為坐墊將幫你安坐。坐墊就好比我們的朋友,我們向她合掌鞠躬並對她說:「謝謝你,坐墊。」然後坐下。記住,走一步,一個呼吸。吸氣,走一步,呼氣,再走一步,同時念:「吸,呼,吸,呼 」。直到走到坐墊前坐下。

坐下來後,我會看看自己的坐姿是否正確。保持身體挺直。現在就試一試,坐直,但僵硬,不要像一塊木頭。佛陀不是僵硬的,佛陀非常放鬆。你可以蓮花坐的姿勢坐著——一隻腳與另一隻腳重疊。看,這就是蓮花坐。很美吧。你們可以學習如何做,你們中很多人都可以做到。之後我可能讓你們為自己面帶微笑的蓮花坐坐姿畫像。

磬聲是佛陀的呼喚

確定自己以穩定的姿勢坐好後,你可以拿出放著五顆鵝卵石的小袋子。整個過程你都必須慢慢地做,而且是正念地做。你逐一拿出鵝卵石,把它們放在你的左膝前面。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,然後把小袋子放在它們旁邊。等到所有人都把五顆鵝卵石拿出來之後,你們會聽到磬聲。磬聲就好像是佛陀在呼喚你們,護持你們,說:「親愛的,我為你在此,我會陪著你並護持你。」你們要把磬聲當做佛陀對你的呼喚。

每次聽到磬聲時,好像是聽到最敬愛的佛陀的話語,因為佛陀就是愛,就是關懷。佛陀在你們的母親之內、在你們的父親之內,也在你們之內。佛陀總是呼喚你們回到自己,成為更溫柔、平和、幸福快樂的人。所以,當你們聽到磬聲時——佛陀的聲音,你們不說話,不思考,什麼都不做。因為你們正在聆聽一位最受尊敬和敬愛之人的話語。你安靜地站在那兒,用心傾聽。在這三次磬聲的整個過程中,專注聆聽,正念呼吸。我希望你們不要機械化地做這一切,在吸氣的時候感覺舒服,呼氣的時候感覺喜悅,這一點很重要。如果你無法讓自己感到舒服和喜悅,那麼修習正念呼吸有什麼作用呢?

聽到磬聲後,可以開始練習鵝卵石禪。這是孩子們的修習,但是我覺得大人們也可以學習。這是一項非常美麗的修習。我很喜歡這項修習。吸氣,我輕輕地喚自己最愛的人的姓名,如果母親是你最愛的人,那麼在你吸氣的時候請輕輕地喚:「媽媽!」,這樣她會全然地在你心中,即使她此時並非與你同在,也許她在廚房或者其他城市、其他城鎮,甚至她已經過世。吸氣時,深情地、全心全意地喚她,此刻她就與你同在,這是非常真實且深刻的體驗。當你呼氣時,你輕聲說:「我在此。」

呼喚母親與她同在

在修習吸氣和呼氣的時候,你們和母親全然同在。這是一項深刻的修習,並不只是對小孩子而言,我每天都會這樣修習。我十分享受它給我帶來的體驗,我有超過五位最愛的人。我會選擇,今晚是這五個人,明天清晨我選擇另外五個人。這項修習可以為你們帶來幸福的感覺。

如果你的媽媽是你最愛的人之一,那麼吸氣時你可以喚她:「媽媽!」當你呼氣時,你微笑著說:「我在此。」禪修是為了活在此時此刻。我們不斷學習成長,無論你修習佛教禪修有多長時間,你都需要不斷學習。禪修意味著「在此」,百分之百與自己同在。如果你只能百分之八十在此,那也很好,但是這還圓滿。我不會因為你們還未圓滿而責備你們,我只是希望你們能夠不斷進步,越來越好。或許昨天我只能讓自己百分之八十「在此」,今天我會試圖百分之八十一「在此」。越能深刻地存在就越幸福,也會更加安穩。這一切只為了讓自己更加幸福、更加安穩,而不是為了其他人。

吸氣,喚「媽媽」五次;然後呼氣,說五次:「我在此。」。完成了五次吸氣和呼氣之後,繼續喚你的母親,然後拿起一塊小鵝卵石,把它放到你的右邊。學會了嗎?這很簡單。然後你再次坐直,繼續吸氣,喚第二個人的名字,假設你愛著大衛(David),他是一個可以讓你變得美好、慈悲和樂於助人的人。那麼你可以吸氣並說:「大衛!」然後呼氣,說「我在此。」

享受修習的過程

當他完全與你同在時,你可以微笑,並說:「我在此。」這項練習十分美妙。我相信即是首次練習,也能夠從中感到喜悅幸福。我相信這一點。所以你喚他的名字五次,然後說五次: 「我在此。」,吸氣、呼氣,享受整個過程。

在你喚 「大衛」 五次之後,你把第二粒鵝卵石移到你的右邊,直到你把所有五塊鵝卵石都移到右邊為止。如果你還有時間,也就是磬聲尚未響起前,你可以繼續這項練習,把鵝卵石從右邊再移到左邊。在練習的過程中,如果磬聲響起,而你還有二三塊鵝卵石,沒關係,因為我們將會用一生來修習。對於小孩子而言,我不希望修習的時間很長,剛剛好就行。如果孩子坐太久,他們很容易就累了。所以我並不希望小孩子的修習時間過長,當然我也不希望大人們修習的時間過長。如果在坐禪的時候感受到煎熬,那還不如不要坐。

吸氣平靜 呼氣微笑

當你們聽到磬聲,請繼續練習吸氣和呼氣。「吸氣,我讓自己平靜;呼氣,我對自己微笑。」你們今天已經成功的完成了鵝卵石禪,你應該把它記錄在你的筆記本上:今天我完成了鵝卵石禪,我成功了。在修習鵝卵石禪的過程中,我感到喜悅、慈悲、幸福。

完成練習後你會聽到一聲磬聲,提示你放開雙腿,溫柔地按摩它們。當你按摩的時候,請試著對自己的雙腿溫柔和友善。這可以幫助腿部血液循環。你需要時間按摩,如果你帶領大家修習鵝卵石禪,請記住留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們按摩自己的雙腿。這也是在修習慈悲。

你們有足夠的時間按摩雙腿,按摩後,如果你還有時間,可以做什麼呢?那就是把五粒鵝卵石放回到小袋子裡,再放到自己的口袋。親愛的年輕朋友們,你們已經知道今天要做什麼了,現在就去找五顆美麗的鵝卵石,把它們洗乾淨,然後找一個小袋子把它們放好。如果你今天找不到小袋子,那就等明天吧,或者明天之後。你可以把它們放到一個信封裡。但是我希望你們都有一個漂亮的小袋子來保管好自己的五顆鵝卵石。希望你們今天有美好的時光,當你們聽到磬聲,站起來然後合掌鞠躬,聽到下一次磬聲,轉身向僧團合掌鞠躬,然後慢慢正念地,用行禪的方式走出去。願你們有愉快的一天。

止的藝術

親愛的朋友,禪修是止觀的藝術,我們要學習止觀的藝術。修習是愉悅的,把修習變得愉悅和滋養並不費力。

「止」是為了給你的身心一個療癒的機會。心靈可以自我療癒,身體也可以,只要給它們機會。但是我們不知道如何「止」,不知道怎麼給身體一個休息放鬆的機會,這是我們需要學習「止」的藝術的原因。止是為了定靜和清明。

想像河流映照滿月。河流必須靜止才能映照滿月。如果河流或者海洋波濤湧動,它就無法倒影美麗的月亮。身體不平靜就無法得到休息、無法自我修復及自我療癒。當動物被獵人所傷,或者因為其他意外受傷,動物會進入樹林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躺下,這是森林裡所有動物的修習。它們會非常安靜地躺在那兒,不進食,直到傷口癒合。動物知道,如果繼續覓食,身體就得不到休息,無法復原。從動物身上,我們看到止、息和靜的智慧。動物可以做到,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呢?

試著讓自己停下來休息。在假期間,人們強烈渴望去海灘,或者是其他度假勝地。他們覺得自己是去休息,但是我並不確定他們是否能夠真的能休息。這段所謂的休息期過後,他們也許覺得更疲累。在梅村,僧團與你在一起。你和幾百個人一起,人人都希望讓自己真的停下來休息。這是你給自己的一個機會,如果你能夠讓自己的身體有機會休息,也就能讓頭腦、心意休息。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的。

你確信自己懂得如何躺下來放鬆嗎?你知道如何安靜地坐著嗎?你有機會真正躺著休息嗎?你有機會真正坐下來嗎?你肯定嗎?在你內在有奮鬥的傾向:想這樣做,那樣做。一直以來,我們被教導要為幸福而奮鬥。你一直在努力奮鬥,不斷向前衝,從來沒有機會真正停下來。我們的曾祖父這樣做,我們的祖父這麼做,我們的父親也這麼做,我們也和他們一樣。不斷向前衝,因為我們相信幸福在未來的某處,我們要到某處去找到幸福。 

 佛陀在此時此地

佛陀說過,你正在尋找的東西已經存在於此時此地。但是你還是不斷向前衝。你不斷向前衝,如何能夠辨認出自己需要尋找的東西呢?其實你尋找的已經存在於當下此地。安詳在當下此刻就可以獲得,不管你是否相信。平靜存在於此時此地。佛陀並不在印度,佛陀就在此時此地,你可以隨時與佛相遇。神的國度也在此時此地。在不斷尋找的事物中,唯有當下一刻是真正可以接觸到的,最美妙的東西。但是你還是不斷向前衝,你丟棄當下,因為你相信你所尋找的事物存在於未來某處。停下來意味著嘗試活在當下,回到當下。因為你需要尋找的所有東西就在當下。你怎會能夠活在未來或者過去之中?當下此刻是你唯一能夠安住的時刻,所以你需要好好運用它。

你是否能夠平靜、放鬆地安住五分鐘?這是我們身體的迫切需要,我們心靈的需要。我們學習深度放鬆,以躺著的姿勢,允許自己的肌肉放鬆。你修習將愛傳送給自己的身體。愛意味著關愛身體,這很基本的愛。但是你允許自己的身體休息嗎?你是否總是讓它不停地工作?你從未允許身體真正休息,即使在睡覺的時候,你還會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分配給身體一些工作,令身體沒有得到休息。躺下時,請允許自己回到當下此刻,放下所有工作計劃及焦慮。為什麼在身體需要休息的時候,你卻去擔憂其他事情?如果你持續擔憂,身體怎能得到休息?你需要停止焦慮以讓身體休息。

當你修習觀呼吸的時候,你需要百分之百將心投放在觀察呼吸,如果你做得到,你自然停止焦慮。你放下計劃,把注意力放在吸氣和呼氣。吸氣時,我享受吸氣整個過程,吸氣是我此刻想做的、最重要的事情。吸氣,我感覺美妙。呼氣,我微笑。一次吸氣,一次呼氣,就可以幫助身體釋放壓力。

你的身體總是承受著很多壓力,這些壓力不僅來自社會、來自你們所謂的各種工作的「期限」,還來自你的心。你並未養成讓自己的身體真正休息的習慣,因為你習慣了不斷擔憂並超額完成工作。你認為自己的幸福和安全,建基於這些計劃和工作。假如你不擔憂,誰為你擔憂呢?但是你已經擔憂焦慮了這麼多年,現在請你享受呼吸,呼吸非常美妙。

佛陀留下了一部很好的經典——《入出息念經》(Anapanasati Sutra)。這部經教導我們正念呼吸,提供了許多幫助我們修習深度放鬆和深觀的修習方法。其中這個修習,你們可以試試:「吸氣,我讓身體平靜下來。」這讓自己的身體有機會什麼都不做,只是安靜下來。「呼氣,我對身體微笑。」你對自己的身體仁慈嗎?你曾經對自己的身體微笑嗎?「吸氣,我讓身體平靜下來。呼氣,我對身體微笑。」這個練習可以坐著時,或者躺著時做。讓自己百分之百投入這個修習。如果你做得好,所有擔憂和焦慮都會止息。你讓自己身心合一,和呼吸同在,讓身體休息。坐在坐墊上,你要停止爭鬥,甚至停止為開悟而爭鬥。你不需要為了成佛而爭鬥。只是存在已經很美妙。如果你能夠靜坐半小時,你就會知道自己比曼德拉還幸運。你可以事先做好計劃:今晚我將有機會坐禪半小時,我將請教同修的兄弟姐妹或佛法老師如何能在這半小時成功坐禪。你們知道嗎?我十分希望大家能夠坐禪成功。請不要只是形式上做而已,我們並沒有那樣的奢侈。我們的身體需要我們,我們的心靈需要我們,我們要愛護它們,照顧好它們,讓它們有機會休息及療癒。

也許在第一項或者第二項呼吸練習中,你已經感覺美好。只是安坐和呼吸已經很美妙。許多人沒有這樣的機會,即使他們想這樣做,但是沒有人告訴他們修習的方法。現在你們和僧團在一起,僧團中的每一個人都會幫助你:告訴你如何觀呼吸、如何放鬆、如何讓自己平靜。我們要珍惜這樣的修習機會。在一呼一吸之中,你可能感覺很美妙,你可能感覺很放鬆。然後,經中建議你繼續以下的修習:「吸氣,我感覺愉快美好。呼氣,我對自己的喜悅微笑。」這個修習可以滋養我們。不論你相信與否,你的存在就是一個奇蹟,是最美妙的奇蹟,你應該為此而慶賀。

幸福快樂是給孩子們最珍貴的遺產

我們浪費了生命中許多時光,浪費了生命中的年年月月。我們在困苦、苦惱、憤怒中度過生命,這是浪費。我們要珍惜生命中剩下的每一刻。我們要活得安寧、快樂,這是我們能夠給予世界和後代最好的禮物。孩子們並不需要我們的金錢,他們需要的是我們的幸福。如果我們懂得如何幸福生活,孩子們可以從我們身上學習,這是我們留給孩子們最寶貴的遺產。許多年輕朋友告訴我,父母能夠給予他們最好的禮物,就是他們的幸福快樂。你們應該傾聽孩子,他們需要幸福。

修習觀呼吸的時候,你要完全投入於呼吸之中,這是為了你的身體,為了你的心靈。坐著或者躺著都可以,如果你從修習中體驗到喜悅和自信,你可以繼續這樣練習:「吸氣,我感到喜悅。呼氣,我對幸福和喜悅微笑。」坐在坐墊上,繼續這樣練習。這並不難做到。這個修習很簡單,你們都做得到。你們周圍有僧團的兄弟姐妹給予持。如果你也想支持他們,就要好好練習。持續練習,直到安穩與平靜在當下此刻成為事實。

全然地活著

佛陀說,生命只在當下真實存在,如果你錯過了當下此刻,你就錯過了與生命的約會。這是我們要回到當下的原因,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活著,深刻活在生命的每一刻,讓你的身心真正地活著。這一切都是為了你自己而做,也是為了所有人而做。我們需要你的平靜,你的安定,我們需要你的喜悅。這是為了整個世界的利益。你的修習並不是個人的事情,你的修習可以讓整個世界獲益。當你能夠帶著喜悅和平靜呼吸的時候,不僅在你周圍的人獲益,整個世界都將受益。我十分享受一呼一吸。呼吸很簡單,但是讓人愉快。我希望所有人都可以這樣做。

磬聲提醒我們修習。每當你聽到磬聲,請回到當下此刻。吸氣,呼氣,照顧好自己,感受生命的美妙,不要浪費生命,毀掉生命,因為你的生命也是我們的生命。有一首簡單的偈頌可以幫你修習。當你吸氣的時候,你念在心裡說:「我已到了。」當你呼氣的時候,你在心裡說:「已到家了。」根據這項修習,你真正的家就在此時此地,我們的修習是要每一刻回到真正的家——當下此刻,我們生命中唯一真正活著的時刻。我們過去總是把生命用在想過去、未來和工作,現在是時候回家了。如果你能夠回家,深入觀看和接觸周圍美好的事物,你將驚訝地發現原來你在找的東西已經存在。平靜祥和已然存在,接觸它、活出它、享受它。當你這樣做的時候,平靜將自然呈現,而且越來越清晰。

此時此地是我們真正的家園

「我已到了,已到家了。」這句偈頌意味著我不再需要追逐。當你聽到磬聲,你在心中說:「 傾聽,傾聽,這美妙的磬聲帶我回到真正的家。」我真正的家就是此時此地。「此地」並不特別指梅村,可以是任何地方;「此時」和「此地」相伴存在,兩者不能分開。它們是一體,也就是我們真正的家。如果你覺得神的國度才是你真正的家,那麼它就在此時此地。你並不需要死後才能進入神的國度。事實上,你需要全然活著以體會此時此地的天堂。全然活著意味著回到當下,讓自己百分百地投入當下,活在此刻。「我已到了,已到家了。」在你的坐墊上就能修習「回家」。你可以每分每秒都全然活在當下。

行禪的時候,你也在修習「回家」。如果你在禪堂裡練習慢行禪,吸氣時走一步,你可以在心裡說:「我已到了。」這是多麼美妙,如此簡單,這是一項令人十分愉悅的修習。你的左腳接觸地板,木質的地板。你知道木材是由白雲和陽光構成的嗎?木材的確是由白雲、陽光、風和大地構成的,當你的腳觸碰到木地板,這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。如果你真正活在當下,你就可以感受得到;如果你並沒有在此地此刻,你就無法感受到。木材變得什麼都不是,你的腳什麼都不是,你也什麼都不是,因為你並沒有在那兒——此時此地。你吸氣並說:「我已到了。」你要停下思考、計劃和憂慮。回到當下,安住於當下。

走一步,吸氣,再走一步,呼氣。你已經能夠讓奇蹟展現——全然活著的奇蹟。不要告訴我你做不到,你知道自己可以做到。只要吸氣,走一步,把自己帶到當下,全然地活著。當你呼氣時,你已經成為奇蹟,活著並能在大地上行走已經是奇蹟。 

正念的轉化

梅村是為了讓你修習行禪而設。人們在這裡修習行禪,享受每一刻。這裡變得神聖,因為正念的力量已經印記在這片土地。這片土地在第二次大戰時曾經發生過悲劇,而我們的修習轉化了這裡的氛圍。這片土地現在變得十分平靜,十分神聖。感謝所有來到梅村和我們一起修習的朋友。你們在這裡修習行禪,將平靜、喜悅印記在這片土地。當你在這裡修習行禪時,你可以感覺到修習的能量。

當你吸氣時說「我已到了」,然後呼氣說「已到家了」,你會感覺自己不需要再做什麼。為什麼要趕著完成工作?為什麼覺得無法盡快完成工作就無法得到幸福?你已經意識到要停下來。幸福很簡單——就是活在當下此刻。當下此刻已經具備了讓我幸福的所有條件。我活著。我的腿還強壯。我的眼睛視力良好,我可以看到藍天,可以看到不同的形態和色彩。我的耳朵聽力良好,能夠聽到周圍的聲音,包括鳥兒的鳴唱。我的心臟還在正常跳動。你看看,我們已經擁有這麼多讓自己幸福的條件,但卻在尋找其他東西,因而忽略了所有已經存在的美好元素。這是遺憾,很可惜。

佛陀教導我們覺悟之道。你必須覺醒以認清自己在尋找的一切已經存在。你要認識到這一點。行禪是為了停下來,如果你每一步都帶給你平靜、安穩和喜悅即使你仍在行走,但你的煩憂已經停下來了。不要在行走的時候,頭腦不停地胡思亂想,飄到十方去了。把你的心帶回來,與自己的雙腳在一起。你走的每一步都是為了所有人而走。如果你能幸福地微笑,對你的身心、你的僧團和世界來說都是美好的滋養,我們迫切需要你的微笑。

「我已到了,已到家了。」你這樣修習幾分鐘。過了一段時間後,你可以繼續第二項練習,說:「在此時此地。」這是同樣的練習,能夠把自己全然帶回當下。也許你現在只能百分之八十把自己帶回當下,還差百分之二十。當你繼續修習「在此時此地」的時候,也許你就能完全回歸當下。每次吸氣把自己帶到此時,每次呼氣也把自己帶到此地,此時此地最為美妙。你清晰知道自己在修習——念念分明、平靜、幸福。

「我已到了,已到家了,在此時此地。」幾分鐘的練習就可以為你帶來更多的安穩和自由。自由從何而來?這不是政治上的自由,而是指遠離焦慮和苦惱的自由。通過安住於當下,接觸生命的美妙,你將慢慢感覺到自由。你會放下對不重要的事情的焦慮。安詳和喜悅觸手可及,為什麼你要有那麼多憂慮呢?說「我安穩」,因為你已經變得穩定。這不是自我暗示。通過幾分鐘的練習回到此時此地之後,你感覺到自己更安穩了,更自由了。自由從何而來?來自無擔憂、焦慮和計劃。

請注意,安穩和自由是兩個很重要的特質,是涅槃的基本特質。涅槃是安穩和自由的狀態,經過一個小時的修習,你感到安穩自由。佛陀說,在此時此地,你就能夠通過自己的身體接觸到涅槃。佛陀沒有說通過你的頭腦思考獲得解脫,而是通過你的修習獲得解脫。這是佛陀所說的,是可以做到的,並不只是一個概念,也不是一種觀念。修習就是為了培養安穩和自由,它們是我們幸福的關鍵。

「我已到了,已到家了」,然後是「在此時,在此地」,接著是「我安穩,我自由」,最後是「如實中,我安住」。或者你希望的話,可用「在淨土,我安住」或者「在神的國度,我安住」。因為涅槃、淨土及神的國度都可以在此時此地接觸得到。你可以接觸到它們,接觸的深度取決於你的專注、你的正念和你的安穩。法國作家安德列·紀德(André Gide) 說過,上帝於一天24小時都與你同在。他說得沒錯。涅禾也好,佛陀也好,淨土也好,他們都是二十四小時與我們同在的,如果你注意,真的注意到,就可以接觸到。如果你回到當下,真正存在,那麼其他事物也會存在,它們可能是滿月、櫻花、藍天、你所愛之人的笑容、生命和涅槃。

請不要只是滿足於文字和概念。你需要得到真正的安穩和自由。「我安穩,我自由。在淨土,我安住。」行禪讓你幸福愉快。你在那兒,你已經在實相之中。實相意味著萬物本性不生不滅。涅槃是不生不滅的世界。如果你能夠安住於當下,你可以修習深觀。每一天,你將可以深刻地接觸到自己存在的基礎,不生不滅的本性。就像波浪一樣,當波浪修習深刻接觸自己的話,會觸及到自己是水的本性。一個波浪有生有滅,但是水沒有生與死。你的真正本性是不生不滅,具有涅槃的本性。如果你能夠深刻修習行禪,你可以觸及自己的本性。這是我們說:「如實中,我安住。」的意思。這非常深刻。

如果你在戶外練習行禪,你的步伐可以快一點,而不是一呼一吸走一步,你可以在吸氣和呼氣時走兩步或者三步。你可以說:「我已到了,到了,已到家了,到家了」。當你吸氣時,你可以走兩步,呼氣的時候,走兩步,我享受這個過程。當你回到城市,可以在中央公園練習行禪,你或許不能像在禪堂裡那樣慢走,如果是那樣的話,人們會看著你,想知道你在做什麼,因為你看起不太正常。你可以走得自然一些,保持正念和定。你可以在呼氣的時候走三步:「我已到了,到了,到了」,不必閉上眼睛。實際上,你需要睜開眼睛才能欣賞周圍的樹木、鳥兒、藍天和人們。然而因為你是專心一意的,你與自己的呼吸在一起。

「我已到了,到了,到了,已到家了,到家了,到家了。」你將驚訝於自己再沒有其他欲望了。真正的幸福只在你沒有欲望的時候才出現。為什麼我還需要其他什麼呢?如果我已經找到了此時此地的美妙,已經擁有了所有,我還需要什麼呢?這並不困難,請你修習和發現這奇蹟及珍寶。你要找的最寶貴的東西已經存在:你還活著,生命的美妙在你之內和你的周圍。當你在戶外與僧團一起修習行禪的時候,你可以一呼一吸走兩步或者三步。我建議你保持和僧團一致的步行速度,成為和諧氛圍中的一部分,成為「管弦樂隊」的一部分,走的時候是在享受生命。正念行走,享受所走的每一步,以此禮讚生命。你並沒有管弦樂器,沒有用鼓及喇叭來慶祝,你只是接觸大地,和其他修習上的兄弟姐妹一起行走,就已經在慶賀生命。你深刻地修習,安住於此地此刻。行禪的時候,你的身和心會得到休息,並不是在坐下或者躺下的時候才得到休息。

關於禪食

禪食也是一種休息。禪食是深刻的修習。你和同伴坐在那兒,讓自己百分之百地存在,一點也不能少。不要到其他地方坐,請和我們坐在一起。在吃飯的過程中,我們的心接觸到食物——來自天地的禮物以及和我們一起修習的同伴。我的心不思考或者想著其他東西。活著,坐在那兒,和僧團的兄弟姐妹一起修習享受食物是一件美妙的事。

你很安穩地坐著,在整個禪食的過程中享用美味的食物;你的心停止思考,你享受進食的每個當下。端正而坐,看著食物,對它微笑。每一口食物都是宇宙的使者,它包含了陽光、白雲、天空、大地、農民,所有一切。每一口食物都是最後的晚餐中耶穌基督給你的一片麵包。你需要正念地享用。看著每片麵包,看著你吃的每塊胡蘿蔔,讓自己百分之百地接觸它們,深刻地接觸。當你夾起一塊胡蘿蔔時,在你尚未放入口中之前,請對它微笑。如果你是正念的,你將能深觀你正在進食的這塊胡蘿蔔:陽光在其中、白雲在其中、土地在其中。許多的愛和辛勤勞作在其中。當你看清楚一塊真實的胡蘿蔔時,再將其放入自己口中,然後正念地咀嚼它,請保證你咀嚼的只是胡蘿蔔,而不是你的工作或者擔憂。

這是一項很深刻的修習:享受咀嚼你的胡蘿蔔。這個過程很美妙。每一塊胡蘿蔔是一個奇蹟,你也是一個奇蹟,請全心全意咀嚼。在梅村,我們一般會咀嚼食物30-50次。我們並沒有必要這樣做,但我們喜歡這樣做。每次一起用餐的時光都非常美妙,你應該花時間和食物同在,令你用餐的每一分鐘都是快樂的。你可以偶爾停下來。看看周圍的僧團的兄弟姐妹,並對他們微笑。並不是很多人,包括曼德拉,有時間及有機會坐下來如此享用食物。我們十分幸運。


Keep Reading

加入對話
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

0 Sharings
Newest
Oldest Most Gratitude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

/ Register

隱藏 記錄

What is Mindfulness

Thich Nhat Hanh January 15, 2020

00:00 / 00:00
展示 隱藏 記錄 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