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大的解脫

摘錄於19981126日開示

我們的身體可能有不適之處,在我們的心中也許有不愉快的感受,我們受苦。為了減輕痛苦,我們生起修習的願望。我們知道,如果懂得如何修習,我們可以從痛苦中得到一些解脫,因此,解脫是我們所尋求的。

我們有些憂慮,有些恐懼,我們的身心有些問題,如果我們按照佛陀的教導去修習,可以得到一些解脫。也許數天後,或者數周後,我們就能得到紓解,可以恢復平衡,有能力繼續生活。儘管痛苦依然存在,但不是太多。

我們當中並沒有很多人想尋求最大的解脫,讓自己能得到徹底的自由,免於恐懼,免於渴求和憂慮。我們只是在尋求紓解, 讓自己繼續生活下去,可以承受那些痛苦,能繼續走下去,生存下去。但佛教修習的目的不止於此,它不僅是為了生存,而是為了釋放自己。唯一的方法,就是要更深入理解你的本性,你自己的本性。

因為我們有能力理解:這身體不是我們。我們不認同這身體就是我們,所以我們可以輕鬆面對自己的身體。由於有不執着於身體的智慧,你能夠不視自己的身體為你的自我,那麼你也能夠不視自己的感受為你的自我。當你有感受,你就必須承受感受帶來的負擔,就像你的身體一樣。作為一個人,你無法避免生起感受,因為人有認知,有感受。

有時我們控制不了感受,感受讓你很痛苦,你試圖摧毁自己的身體,去讓那種感受消失。但我們當中有些人能妥善處理自己的感受,不受自己的感受所束縛。因為不認同自己的感受就是我們自己,因而能從感受的束縛中解脫出來,同時知道如何照顧自己的感受,這樣我們就不會受太多苦。我們知道如何克服恐懼,憤怒和緊張,因此,我們的感受不再像以前那麼沉重。它就像一個洋蔥,當你剝掉一層層的洋蔥, 我們看到裏面什麼也沒有。當菩薩深入觀察色(身體) 和受(感受)的本質,他們發現它們並無實質,身體和感受皆無自性。如此,他們就自由了。

開示視頻:

最大的解脫丨一行禪師


Keep Reading

/ Register

隱藏 記錄

What is Mindfulness

Thich Nhat Hanh January 15, 2020

00:00 / 00:00
展示 隱藏 記錄 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