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行禪師開示 / 真正的幸福來自理解和愛

一行禪師
2012年在法國梅村秋季禪營開示

苦和苦的轉化

佛陀提醒弟子們,他的教導是關於苦和苦的轉化。有弟子問他一些哲學性的問題,例如:「這個世界是有限還是無限?」佛陀說,思索這些哲學問題會佔據我們的所有時間,因而沒有時間修習轉化和療癒。佛陀勸勉弟子不要陷入哲學沉思。他拒絕回答弟子提出的許多問題,並非不知如何回答,而是不想弟子們朝向這個方向。

很多研究印度學的歐洲學者,過去一百年都在研究佛教。他們之中很多人精通梵文、巴利文、藏文、中文等,但他們大多誤解了佛陀。他們研究佛陀的哲學和思想,以便對比他們自己的思考模式——西方的哲學思維。他們只用知識研究佛教,從不試着修習。儘管他們知道佛陀設法勸勉弟子不要把時間花在形而上的思考,但他們並不遵循這個建議。他們不嘗試修習正念,正念呼吸、正念步行,不修習五戒。他們不這樣修習如何能理解佛教呢?因為佛教是實用的,不是理論。

一天,佛陀在拘舍彌行禪回來,他手裏拿着一把從樹林撿來的申恕葉,展示給僧侶們,說:「親愛的朋友,你們看到了這些申恕葉嗎?」

「是的,老師,我們看到了。」

「你們認為我手中的申恕葉多,還是森林裏的多? 」

僧眾说:「親愛的老師,你手裏只有一把葉子,但是森林裏有無數 。」

佛陀說:「這是真的。我知道很多,但我只教導了很少的部分,因為這部分對你們的轉化與療癒很關鍵。」

佛陀的弟子鬘童子尊者曾經問佛陀一些哲學問題:「老師,你應該告訴我世界是有限還是無限?誰創造了這個世界?這個世界是否會毀滅?靈魂與身體是同還是異?當一個人死了,他繼續存在還是不再存在?諸如此類。」

「老師,如果你不回答這些問題,我會感到不滿,會離開僧團。我對這些事情很好奇,很想知道。」他是有哲學頭腦的人。佛陀回應他:「鬘童子, 當你來這裏準備出家時,我有沒有承諾過,如果你成為一名僧人,我將會教導你這些事情?」

「沒有,老師,你沒有承諾過。」

「是的,我沒有承諾任何人教導他們哲學或解決這些形而上的謎團,因為我想給你們的是幫助你們轉化痛苦和療癒的具體方法和教導。」

「假使有人被毒箭射傷,醫生說:讓我拔出這枝箭,並盡快止血。受傷的人說:「不,不,不要那樣做。你應該先告訴我,是誰射了這隻箭?他叫什麼名字?他是什麼種姓?他為什麼用箭射我?他有什麼目的?」鬘童子, 如果等到這些問題解決,他已經死了。你的問題也如此,它們並不重要。如果你試圖花時間回答這些問題,你會在轉化與療癒之前死去。因此,聆聽我的教導,然後立即實踐以得到轉化和療癒。」

還有很多學者、其他教派的修行人也來問佛陀這些問題,佛陀總是保持沉默,因為他不鼓勵人們陷入這一類的哲學思考。我們跟隨佛陀是因為我們內在有苦,身體不舒服,心感到不安。我們受苦,希望知道如何轉化內在的苦,療癒苦。這正是佛陀想做的——幫助人們修習以得到療癒和轉化。

處理強烈的情緒

真正的佛弟子應該知道如何處理痛苦的感受,如何處理強烈的情緒。他們應該首先學習這些。關於世界是有限還是無限的問題並沒有那麼重要。真正的修習者必須知道如何培養喜悅、安詳、幸福的感受,滋養和療癒自己。時間應用於這方面,而不是討論形而上的問題,但這不是說佛教中沒有哲學,事實是它非常精深。因為當你修習念、定、慧,你會對世界有很深的見地。你會表達對世界的看法,那是深邃的見解,不是揣度,而是正見、智慧的表達。那樣智慧能夠幫助轉化和療癒。

所以,如果說佛教沒有哲學並不正確。佛教的哲學是洞見,而不是猜測和揣度。這樣的洞見、智慧有幫助療癒和轉化的力量。其中有關苦樂彼此緊密相連的智慧,是非常深刻的正見。我們需要這樣的洞見以能真正修習轉化和療癒。這種洞見稱爲「相即」,有時也稱為「無我」或「空性」。「相即」或許是最容易理解這洞見的表達方式。「相即」意味着你不能獨立存在,你與萬物共存,相互依存。

就像這張紙,它無法獨立存在。當你看着它,你會看到非紙的元素。沒有這些元素,這張紙無法存在。看着這張紙,你看不到樹,但樹就在其中。沒有樹,你無法製造紙;你也看到造紙廠、看到森林、看到雨水讓樹木生長;你看到陽光幫助樹木生長;你看到伐木工,你看到這張紙的一切。這張紙沒有這些非紙的元素將無法存在。這張紙無法依靠自己而存在,它必須與樹木、陽光、雲朵、雨水等共同存在。這就是「相即」。

當我們說「我在那裏」,你認為你在那裏,但是如果沒有樹木,沒有空氣,沒有陽光,你無法在那裏,所以最好說「我們在那裏」。你帶着所有一切在你之內。你帶着地球母親、陽光、雨水,一切。所以我們在那裏,我們共同存在。如果移除父母、祖先、食物、教育、空氣、水等元素,就沒有我們了,所以「我們」指的是整個宇宙。

你看着這張紙,翻轉它,你看到它有兩邊,左邊和右邊,正面和反面。如果沒有右邊,左邊無法獨立存在,左邊必須同時與右邊存在,你不能從右中拿掉左。我不能要求你帶着「左」去巴黎,也不能要求她帶着「右」到羅馬,因為它們共同存在,左和右不能獨立存在。左在哪裏,右就在哪裏。政治上,如果你是左派,不要指望右派消失,因為如果右派消失,左派也就同時消失了,這就是相即的教導。這是一種哲學,但不是揣測,而是通過深觀,通過禪修的覺悟。

苦樂共存

苦和樂也一樣。苦不能沒有樂而存在,樂沒有苦也無法存在。如果你有一個願望,只希望幸福不想要任何痛苦,這是不可能的。我們關於天堂的想法很天真。我們認為在天堂,沒有痛苦,只有幸福。這就像一張紙只有右邊沒有左邊,這是不可能的。因爲有苦的元素,我們才有幸福,就像淤泥與蓮花。如果你有智慧,看着蓮花,你能看到蓮花之内的淤泥。就像你看着一張紙,你看到裏面有樹,樹沒有顯現,但它在那裏。如果你從紙裏移除樹,就沒有紙了。這就是相即,也是哲學,非常實用、深邃。佛教的哲學,是從禪觀獲得的智慧,是深邃的見地。我們稱之為「般若」。

「般若」是你能夠通過修習念和定得到的智慧。念和定帶來慧,而慧有力量令你從無明中解脫。當你說:「在天堂,天國裡沒有痛苦」,那是無明,天真,因為幸福不能獨立存在,就像蓮花無法獨立存在,需要有淤泥,才能存在。

真正的幸福來自理解和愛

真正的幸福來自理解和愛。想像一個人不能理解,如何能夠愛?當你不理解自己,當你不理解他人,你如何愛自己,如何愛對方?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被理解。有些人抱怨世界上沒有人理解他,很孤獨。如果你有機會遇到一個人可以深深地理解你,那你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,你對他會很感恩。

我認識一名住在加利福尼亞的年輕人,他與媽媽同住。這位年輕人畢業於一所名校,很聰明,也很帥。他有一份好工作,高薪水,有許多女朋友,很多都很漂亮。他母親看到他對其中一位女朋友特別感興趣,但是對母親來說,這位女士不是最漂亮的,而她的兒子很多時候都和這一位在一起,看起來他非常喜歡對方。

他母親很驚訝,從外表等各方面判斷的話,她認為這位女士不是最好的。有一天她忍不住說:「兒子,我看到你有這麼多漂亮的女朋友,為什麼你只對那位感興趣呢?對我來說,那位不是最好的。」

這位年輕人起初不知道如何回答。但當她第二次問時,他有了答案。他說:「媽媽,因為她理解我。我是一位科學家,也喜歡寫詩。當我分享我的詩時,其他女朋友看起來並不很感興趣,唯有她深深聆聽,並且懂得欣賞我的詩。當我說話時,她全心傾聽。我說一件事,她能理解到兩件事。」

我們所有人都需要被理解。我們感恩那些理解我們的人,尤其是理解你的痛苦的人。每個人內在都有痛苦,如果有人能理解、看到我們内在的痛苦,懂得幫助我們減少痛苦,我們將非常感恩對方。我們感覺到自己被愛。

愛來自理解,不懂理解的人無法愛。他們也許有激情、渴望,但不是愛。 如果在這個世界上,有一個人能夠理解你,尤其是你的痛苦、你的困難、你的絕望,你非常幸運。很多人去尋找這樣的人,但從未遇見。然而如果我們修習觀察、理解自己的痛苦,你將會知道如何擁抱心中的痛苦,傾聽它、深觀它,你將發現自己痛苦的根源,這樣的理解立即帶來舒緩。

當你理解自己的痛苦,就能減輕痛苦。對痛苦的理解會向你呈現轉化的方式。就像一位醫生,醫生在了解病人的疾病性質之前,無法做任何事幫助他。了解疾病和致病的原因,對於醫生開處方至關重要。這是同樣的道理。如果你有機會回到自己,傾聽自己內在的痛苦,嘗試理解痛苦的本質,忽然間你能看到出路。只是看到出路,我們即時就能減少受苦。當你看到通往轉化和止息苦的道路,你的痛苦立刻減輕。看到這條道路的人是幸運的人。

靈性道路指引你離苦,轉化苦。我們受苦是因為我們在黑暗中。我們受苦但是不知道痛苦的原因以及痛苦的本質。如果我們知道如何理解、傾聽自己的痛苦,道路會向我們顯現。

當你理解了自己的痛苦,就很容易看到和理解他人的痛苦。這即是說,在你理解他人之前,你必須先理解自己。你的痛苦中有你父親的痛苦,你父親承受著痛苦,但是不知道如何轉化它,所以傳給了你。你的痛苦中也有你母親的痛苦,祖先的苦。理解自己的痛苦就是理解父親、母親、祖先的苦。這是佛陀的教導。你的痛苦連結著你伴侶的苦,這個世界的苦。

沒有食糧,任何東西都無法生存

佛陀在第一次開示時宣講了四聖諦。第一聖諦是苦;第二聖諦是苦的形成,苦的根源和它的本質。

假使你有抑鬱症,那是第一聖諦。如果你有抑鬱症,就得承認自己有抑鬱症,你不能說:「我沒有抑鬱症。」當你患有疾病, 內在有痛苦,你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是承認自己在受苦。如果你說:「不,我不痛苦」,你就沒有機會轉化。所以第一步是承認你痛苦的事實。我們之中誰又沒有痛苦呢?

我們必須先承認苦的存在,這是修習的第一步。第二步是有勇氣去看,去傾聽,去擁抱。有勇氣承認它的存在,有勇氣回到它、照顧它、傾聽它、擁抱它,以理解苦的本質。萬事有因。深觀抑鬱症的本質,我們看到它的根源、形成的原因,看到我們過去用來餵養它的食糧。

佛陀說:「沒有食糧,任何東西都無法生存。」你的幸福、你的愛都需要食物才能存在。你的愛也許很美,但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滋養它,它會死去。它也許會存在六個月、一年,然後變質。那些相愛的人應該懂得如何滋養他們的愛,知道什麼食物能夠幫助這份愛持久一些。你的想法、你說的每句話、你的每個行為可能就是這樣的食糧,幫助你的愛成長並持續,或者使你的愛變得稀薄。

痛苦也是如此。如果你的痛苦每天都在增長,是因為你一直在通過你的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餵養它們。如果你的抑鬱拒絕離開,那也是因為你一直在餵養它。你看到的一切,聽到的一切,你在日常生活中攝取的一切都可能在餵養你的抑鬱。所以,你要深觀你的抑鬱,找出根源與你過去所餵養它的食物。當你看到你過去用來餵養抑鬱症的「食糧」,你就覺悟了。你只需切斷餵養的來源和食糧,你的抑鬱症將會死去。「沒有食糧,任何東西都無法生存。」這是佛陀說的。

第二聖諦是苦的根源,我們可以通過食糧和營養來説明。如果你的關係已變得困難,無法持續,是因為你沒有用對的食糧滋養你的關係。你過去可能通過你的思想、說話、行為,用毒素餵養你的關係。禪修是深入去看你痛苦的本質,以發現你給自己的營養源,看到導向止息苦的道路。但是很多人都不想去看第二聖諦。我們認為這不是一件愉快的事。我們不想回到自己内在的家與痛苦連結,傾聽它,深觀它,找出如何以及為什麼它會來到我們身上。你嘗試逃避,你不想直面內在的痛苦,因為你擔心如果接觸痛苦,它會淹沒你。所以社會上大多數人都在試圖逃避和掩蓋心中的痛苦,假裝痛苦不在,假裝一切安好。我們欺騙自己,欺騙別人,實際上,內在有非常深的痛苦。

佛陀勸誡我們不要通過消費掩蓋痛苦。你打開電視機,並非因為有好看的節目,或是你很享受或能夠學習,有時電視節目完全不好,然而你沒有勇氣關掉它,因為關掉它,你就必須回到自己内在。很多人不餓,沒有吃東西的需要,但還是會打開冰箱拿東西吃。我們吃不是因為餓,而是我們想通過吃東西來遺忘內心的痛苦。或者我們出門開車、打電話,做所有一切避免回歸自己,接觸內在的痛苦。你害怕與自己的痛苦連結,但這樣做與修習背道而馳。

正念做每一件事

佛陀教導我們修習正念呼吸、行走、安坐。正念幫助你覺察自己的痛苦,擁抱它,傾聽它。當你修習正念呼吸、正念步行,你培養了正念的能量。這種能量可以幫助你變得強壯、積極。沒有正念,你會被淹沒,成為痛苦的受害者。「嗨,我的絕望,我知道你在那裏。我會照顧你,我為你回來了,我為你在這裏。」這是正念的聲音。你有力量面對痛苦:「我的小憤怒,我的小絕望,我知道你們在那裏,我回來照顧你們。」禪修以正念開始,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修習培養正念能量。當你行走時,從房舍走到禪堂,請以這樣的方式行走:每一步都能幫助培養正念的能量。洗碗時,你不想其他事,只將注意力集中在洗碗,享受洗碗和呼吸以培養正念的能量。

在梅村,我們就是這樣:正念做每一件事。我們在正念中做飯,吃飯,在正念中洗碗盤。正念的能量是療癒和轉化的能量,有了正念,你可以回到自己,沒有恐懼。你可以溫柔地擁抱你的痛苦、你的悲傷,並傾聽它,就像母親抱着她身體不適的寶寶,傾聽他為什麼這樣痛苦。你的痛苦就是你的孩子。當母親還不知道寶寶哪裏有問題時,她溫柔地抱着孩子,已經即時幫助孩子減少了痛苦。當你用正念擁抱自己的痛苦,雖然你尚未看到你痛苦的根源,但你為痛苦在那裏,溫柔地抱着它、不試圖逃避,就已經帶來一些安慰和舒緩。

如果你坐在一群修習正念的人之中,你要善用集體的正念能量,幫助自己覺察和擁抱內心的傷痛。就像河裏的一滴水,它讓整條河流擁抱它,承載它,指引它。所以,與僧團一起修習時,你可以說:「親愛的兄弟姐妹,我是初學者,這是我的痛苦,這是我的絕望,請幫助我擁抱它們。」

你敞開心扉,讓僧團的集體能量承載和擁抱你的痛苦。如果你這樣做,幾分鐘之後,你就能減少痛苦,變得輕鬆起來。這就是皈依僧團,信任僧團,就像一滴水信任河流。與僧團一起修習容易得多。

我們都有能力培養念、定、慧。念之中有定的能量。念和定帶來慧。我們不一定要改變環境才能快樂。如果我們有慧,就會有不同的觀看方式,從而不再受苦。所以不要認為不改變環境你就無法快樂。你痛苦是因為你觀看事物的方式。你痛苦是因為你沒有足夠的智慧。智慧可以通過修習念和定獲得。

智慧是非常具體的東西,就像一張紙的左邊和右邊,沒有右邊,左邊無法存在。

相即的智慧

如果你認為幸福是個人的事情,你錯了。如果兒子在深深受苦,父親無法真正快樂;如果父親在深深受苦,兒子無法尋求個人的幸福。幸福不是個人的事情。如果你能讓父親減少痛苦,你就減少了痛苦。這是相即的智慧。

相即的智慧是你在你父親之中,你父親在你之中。有些年輕人非常憎恨自己的父親,說:「我不想與那個人有任何關係!」這是荒謬的。深觀兒子,你看到父親。父親在他身體的每個細胞中。他怎麼能說:「我不想再與他有任何關係?」你無法把父親從你身上拿走,就好像你無法把樹從紙上拿走一樣。所以父親在自己之中看到兒子,兒子在自己身上看到父親,他們看到了相即的智慧。讓彼此受苦是愚蠢的事情,幫助對方減少痛苦,你的痛苦也減少了。你為減少自己的痛苦所做的任何事情,也是為對方做的。這是你能從念和定之中得到的智慧。

很多人相信除非離婚,除非改變環境,否則我們無法幸福;除非我們去到另一個地方,否則我們無法快樂。但我們需要的是智慧,改變你看待事物的方式。當你有了智慧,你就不再受苦。這種救贖不是通過恩典,而是通過智慧。在這次開示之始,老師說過,當你理解了自己的痛苦並減少痛苦,你就能更容易看見別人的痛苦。之前,你相信自己是唯一受苦的人,讓你受苦的人並不痛苦。現在,你有了念和定幫助你理解自己的痛苦,你知道痛苦主要來自於自己。你看着對方,看到他內在的痛苦、困難和他的絕望。你看到對方內心有那麼多的苦,因為不知道如何處理和轉化這些痛苦,所以他繼續做痛苦的受害者。

他不懂得如何處理痛苦,不但自己受苦,也讓身邊的人受苦。他的痛苦滿溢。他是自身痛苦的第一位受害者,你是第二位。也許他並不想讓你受苦,只是不知道如何處理痛苦。當你看着對方,你能得到這樣的洞見。當你看到對方無法處理內心的痛苦和困難,你知道那個人需要的是幫助,而不是懲罰。你可能想說或做點什麼幫助他減少痛苦。這意味著你已經理解,這樣的理解令慈悲升起。面對同一個人,但是你不再受苦,你不再用憤怒和絕望面對那個人,而是看到希望,看到愛。你認為如果你離婚了,問題就沒有了,這是不真實的。你已經與對方一起生活了一些年,他已在你之中。即使簽署了離婚協議,你也無法從自己當中取走他。你可以做的是修習轉化你和你內在的他。如果你轉化了,感到輕盈、自由,你就可以幫助對方轉化。你不一定要改變任何事情、更換伴侶、改變環境,你需要的是改變觀看事物的方式。

你有了智慧就能這樣做。智慧來自念和定的修習。你有痛苦,所以你有淤泥。如果你懂得善用淤泥,你能讓它開出美麗的蓮花。痛苦在創造幸福的過程中有着特定的角色。如果沒有痛苦,理解如何升起?慈悲如何升起?理解和慈悲是幸福的基礎。你知道為了創造理解和慈悲,你需要某些元素,那就是痛苦。修習者懂得如何善用痛苦以生起理解與慈悲。你不需要製造更多的痛苦,世上的痛苦已經足夠,關鍵是如何善用它。

我認爲天國不是一個沒有痛苦的地方。天國是人們懂得善用痛苦以培養理解、慈悲和愛的地方。我確定天國有痛苦。沒有痛苦,你也就沒有辦法產生理解和慈悲。痛苦很有用,我們可以說「痛苦的益處」。沒有淤泥,你無法種植蓮花。沒有痛苦,你無法創造幸福與喜悅,這就是相即的智慧。修習者懂得培育喜悅與快樂,懂得如何處理痛苦從而轉化和療癒。苦與樂在一起,相互運作。當你懂得如何處理痛苦,你就更容易創造喜悅與快樂;當你懂得創造喜悅與快樂,你也更容易處理痛苦。右邊和左邊,它們相互依存,相互支持,它們不是敵人。痛苦不是敵人,它可能是你的盟友。

培養喜悅快樂

正念呼吸的第五項練習是培養喜悅,第六項是培育快樂。我們是修習者,我們應學會如何培養喜悅的感受、幸福的感受,為自己也為別人。正念修習幫助我們將心帶回身體。身心一體,你便全然地在此時此地。在日常生活中,你的身心經常是分離的。你花兩個小時在電腦上,忘了自己還有一個身體。當身心一體,你安住此時此地。你享受吸氣、呼氣,你看到自己的身體是一個奇跡。你看到陽光、雨水、樹木、山巒是奇跡;你知道你擁有健康:你的眼睛仍然看得清楚,狀況良好;你的心臟正常運作;你有足夠強壯的雙腿可以行走、跑步;你有好的空氣供你呼吸。這麽多的幸福條件就在當下,在此時此地。接觸這些幸福的元素,清新、療癒、滋養的元素,你培養了喜悅的感受。很多人都有許多幸福的條件,就在此時此地,但是我們被憤怒、恐懼的感受帶走了。我們錯過了一切,把幸福的條件踩在脚下。正念幫助我們接觸這些幸福的條件。當我們接觸到幸福的元素,喜悅、幸福的感受便容易升起。

帶着正念打開水龍頭,你看到水來自高山,來自大地,來到廚房。讓清新的水流過指縫是一種快樂,這是幸福的時刻,這是一個奇跡。世界上有的人需要走五公里路去取水,而且水的質量並不好。我們非常幸運。看到自己的幸運,知道自己仍有許多幸福快樂的條件,這能讓喜悅、感恩、幸福的感受升起。

你可帶着正念提醒自己,提醒身邊的人,你們都很幸運。在吃早餐之前,看着身邊的人說:「親愛的,你不覺得我們很幸運嗎?我們有房子可以住,有早餐吃,我們仍然在一起。」你提醒自己,也提醒別人。如果你過去受過苦,將過去的經驗與當下對比。與痛苦的背景相比,快樂會更清晰地呈現出來。越戰期間人們日夜聽到槍聲,他們的願望是能在沒有槍聲的狀態下睡個好覺。這裏沒有槍聲,很安靜。

不被絕望壓倒

我們在越南的青年社會服務學院的工作人員,有年輕的僧尼和在家眾。他們在越戰期間重建了很多村莊,但之後這些村莊又毀於轟炸。越戰持續了三十年。我們的社會工作者在非常艱難的情況下工作。有一個村莊被美軍轟炸,我們的社會工作者幫助重建那個村莊。然而它第二次被轟炸。當地的工作人員和僧尼問是否應該再重建。我們說:「是的,我們必須重建!」然後村莊第三次被轟炸。我們在青年社會服務學院總部會面討論後決定:「再次重建!」然而它第四次被轟炸。問題不在於是否有重建的材料,問題是放棄還是繼續?重建的用處是什麼?為了被摧毀嗎?這是很多人提出的問題。就心理而言,如果你放棄,絕望會淹沒你。絕望是最壞的情況。最終我們重建了五次。我們繼續重建,是因為不希望人們成為絕望的受害者,而不是因為我們有足夠的材料和錢來這麼做。當人們被絕望壓倒,那種形式的痛苦是最困難也最難以忍受的。

我記得,很多年輕人來問我:「老師,你認為戰爭會很快結束嗎?」那是這場戰爭開始的二十年後。人們每日每夜死去。我們的青年社會服務學院工作者去營救人們,幫助傷者,幫助緩解,組織避難者營地。「親愛的老師,」 很多學生問老師:「你認為戰爭會很快結束嗎?有希望嗎?」 戰爭已經持續了二十多年了,回答這些問題很困難。老師看不到任何希望,看不到隧道盡頭的光,但老師怎麽能說沒有希望呢?那會毀了他們,打垮年輕人,所以吸氣和呼氣幾次之後,老師說:「親愛的朋友們,佛陀說一切都無常。戰爭也應是無常的。有一天戰爭一定會結束,所以讓我們繼續。」

對於氣候變化問題,很多人陷入了絕望。但是如果我們讓自己被絕望壓倒,我們就會丟失自己的清明,丟失希望,我們會讓情況更糟,我們必須修習以得到洞見,防止陷入絕望,能以清晰的頭腦和無懼繼續下去。培養喜悅和幸福是佛陀教導我們的,用正念創造喜悅和幸福的感受,因為所有人都需要滋養。喜悅和幸福在困難處境中也存在。所以在戰爭期間,我們的工作者持續修習。正念的修習讓我們與美好的事物連結,讓我們持續得到滋養和療癒。我們必須創造喜悅和快樂以生存下去。

假使你有一個漂亮的花園,那裏有三十棵美麗的樹。如果其中五棵樹倒下令你很悲傷,你可能會被悲傷佔據,而不能享受你的花園。但是在花園還有另外二十多棵樹依然美麗,充滿生機,所以不能因為一些樹死了,你就不再享受那些樹了。苦樂同時發生,在我們每個人之中。不要因為有痛苦,就失去享受不苦的那部分的能力。

即使最絕望的情況,你也需要通過培養喜悅和幸福的時刻來保存和滋養自己。假使你在吃東西,例如午餐,桌上有南瓜和米飯、蔬菜、水果。即使我們知道了一些壞消息,我們仍應試着從進食的過程中得到滋養和療癒。拿起水果、蔬菜時,你依舊能看到這是大地母親的禮物。我們依然有愛。如果你能以正念吃午餐,請感恩你們仍在一起的事實,你們仍是一個家庭,仍有機會一起享用午餐,那是正面積極的事情。即使在困難處境中,我們應該仍能培養感恩、喜悅、幸福的感受,以滋養自己。如果你能得到那樣的滋養,將會更有力量處理痛苦的處境。

為了轉化和療癒,你需要滋養。就像一個人即將進行手術,醫生判斷這個人的身體太虛弱,他會推遲手術,先幫助病人變得更強壯一些以承受手術。同樣的,當我們有痛苦,我們可能認為,除非我拿掉這痛苦,否則不能享受生活。這不是最好的思維方式。即使有樹死了,仍有很多樹活着。你應該坐在美麗的樹下,說:「我們仍然有這些美麗的樹。」如果你懂得享受這些美麗的樹,你將有更多的力量重建,重新種植其他樹木。培養喜悅和幸福的修習幫助你處理痛苦。修習者應該懂得如何培養喜悅、快樂的感受,接觸美好、積極的事物。正念讓我們看到這些事物仍然觸手可及。正念幫助你提醒身邊的人:「親愛的,我們仍然非常幸運,讓我們感恩自己能足夠強壯地處理遇到的困難。」

勇敢地承認內在的痛苦

正念呼吸的第七項練習是覺察痛苦,有勇氣承認內在的痛苦,以正念接納和擁抱痛苦,而不是壓抑。就如一位母親看到孩子的痛苦,溫柔地把孩子抱在懷裏,給他安慰。除非你有正念的能量,否則你無法做到。所以,當你從房舍走到禪堂,不講話,不思考,以這樣的方式步行:每一步都能培養正念、每一步都能帶來喜悅、快樂和生命力,接觸生命的奇跡。這幫助我們療癒和滋養自己。

行禪時,我們停止思考。思考將我們帶離此時此地。我們只是修習接觸和感受雙脚與大地母親之間的觸碰,讓大地母親療癒自己,讓生命的奇跡滲透身體,相信大地母親是療癒的泉源。每一步帶來療癒,每一個呼吸都能療癒。大地母親不只在你身邊,她在你之內,允許她療癒你。大地母親是最美麗的菩薩,是我們所有人的最美的母親,是佛陀的母親、菩薩的母親、聖人的母親。她給了我們生命。

正念呼吸練習的第八項是平靜感受,讓痛苦平靜下來。不管是痛苦、困難、不愉快的感受,還是一種強烈的情緒如恐懼、憤怒、絕望,我們需要回到自己用正念的能量照顧它們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所做的一切,生活的每一分鐘,都可以用來培養正念的能量。即使刷牙也可以在正念中,並享受刷牙的時光,它可以帶給你快樂。

修習選擇性灌溉,培養喜悅和快樂的其中一個方法。你有喜悅的種子、快樂幸福的記憶、愛和理解的種子在你之內。其他人也一樣有很多好的種子,有才能、包容和寬恕的能力。你也有這些好的面向。看到它們,允許它們顯現。我們所說或所做的,都是為了讓我們內在的美善顯現。

佛法開示是滲入你意識土壤的甘露。在你的意識土壤中有愛、理解、正念、安詳、慈悲的種子。如果我們讓法雨滲入我們意識的土壤,這些種子會發芽,給你帶來喜悅和快樂。讀一本書、一次美好的交談,都是灌溉這些美好種子的機會,讓它們顯現,令喜悅和幸福成為現實。你可以灌溉他人心裡的土壤,我們不灌溉他們內在的憤怒、恐懼、嫉妒的種子,只灌溉理解、慈悲、喜悅的種子,他們立刻就能變得喜悅和快樂,不需要很久。這是選擇性灌溉的修習。你只灌溉你和他人內在的美善的種子。你肯定那個人的才能、美德,你告訴對方你很感恩他們,你立刻便創造了喜悅和快樂。

有很多方式創造喜悅和快樂,也有很多方式處理痛苦。首先是覺察痛苦,但是不誇大。有時候,有東西在你的身體或心裏干擾你,令你受苦。那一刻,你讓痛苦淹沒你。你忘了所有美好的事物,這不是一件好事。看到有很多樹在死亡,但是你也記得有很多東西依然美好地存在著。如果身體似乎出了問題,不要恐慌。這是佛陀教導我們的。如果你的身體疼痛,如果你的心有痛苦,只是如其所是地覺察它,不誇大。

佛陀給了一個被箭射中的人的例子。你被箭射中,很痛苦,如果有第二隻箭又射中了那個位置,痛苦不只是增加一倍,可能是十倍的疼痛。如果只是因為身心的小疼痛,你讓憤怒、絕望、恐懼出現,你將會十倍、百倍地受苦。所以,你要修習「純粹覺察」,只是覺察。如果你感到憤怒,如果你過度擔心,這些都是第二枝箭,將令你的痛苦培增。


Keep Reading

加入對話
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

0 Sharings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

/ Register

隱藏 記錄

What is Mindfulness

Thich Nhat Hanh January 15, 2020

00:00 / 00:00
展示 隱藏 記錄 關閉